各位书友大家好,今天咱们聊聊阿富汗女性的境遇,这事儿啊,听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。你想啊,上世纪70年代的喀布尔,那可是“中亚巴黎”啊!姑娘们穿着时髦的裙子,在大学里学习,在咖啡馆里高谈阔论,多自在!可如今呢?唉,简直是换了人间。
塔利班上台后,那规矩,啧啧,简直闻所未闻。女性咳嗽大声点都不行,出门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,跟个“移动的垃圾袋”似的,家里的窗户也得封上,说是怕“污染街道”。这哪儿跟哪儿啊?
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,英国某网红在塔利班的婚礼上跟新郎推杯换盏,新娘却被关在隔壁,连婚约都得别人代签。都是娘生父母养的,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?
咱们先说说这塔利班,他们对《古兰经》的理解,怎么说呢,有点儿……断章取义。他们搞了一套“性别隔离套餐”,说是按教义办事,可仔细琢磨琢磨,这味儿不对啊。女校用帘子隔成小格子间,男老师隔着帘子上课,还得保持三米距离;女医生给男病人看病,得用个布娃娃比划;就连母鸡下蛋,都得分“公母”……这都哪儿跟哪儿啊?
塔利班的战士,很多都是从小在宗教学校长大的,对女性的认知,几乎一片空白。你想啊,从小就被灌输“女人是祸水”之类的思想,能对女性有好感吗?所以他们见到穿校服的女学生,比见到无人机还害怕。
为了“稳定军心”,塔利班也是煞费苦心。他们不让女孩们上学,让她们成为文盲;不给女性提供工作机会,连扫大街都得是男的;女性出门必须有男性陪同,还得穿戴能追踪位置的罩袍……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女性彻底成了“笼中鸟”。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塔利班对外一套,对内一套。外国女网红可以随意出入阿富汗,各种拍照打卡,本国女性却连露脸的权利都没有。他们允许新娘收彩礼,却不让新娘在婚书上签字。他们说要研究女性教育方案,转头就把女校改成了宗教警察培训基地。这双标玩得,真是炉火纯青。
国际社会呢?谴责是谴责了,但实际行动呢?有点儿雷声大雨点小。美国影后梅丽尔·斯特里普就说过,阿富汗女性的权利,还不如动物。这话虽然有点儿夸张,但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。
不过,咱们也不能光顾着唉声叹气,阿富汗女性的抗争,也一直没停过。她们在秘密学校里学习,用网络发声,甚至在虚拟世界里创建了“元宇宙校园”。她们用自己的方式,守护着心中的希望。
在喀布尔,有些女性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摩斯密码,用扯动面纱和摆动袍摆的方式传递信息,分享地下读书会的地址。她们在罩袍里藏着书籍,在心里藏着梦想。
塔利班能遮住她们的脸,却遮不住她们对知识和自由的渴望。就像百事可乐罐上印的那句话——“畅享快乐”,快乐,是关不住的。
阿富汗女性的抗争,就像点点星火,在黑暗中闪烁。至于这火能不能燎原,咱们拭目以待吧。